新流感疫情,持續發燒,隨著時序進入流感高峰的秋冬季節,捷運上、公車裡,戴口罩的上班族愈來愈多,一人打噴嚏,全車緊張,彷彿重演6 年前的SARS夢魘。

站在防疫第一線的台大小兒科醫師黃立民表示,「新流感的傳染率雖然高,但死亡率遠低於SARS,若能適當使用抗病毒藥物,就能有效降低新流感的致死率,倒是年輕上班族對新流感有許多錯誤迷思,反而會影響疫情控制。」

同時,新流感疫苗上市,預計要等到11 12 月間,到時可能約有三分之一國人都已得過新流感了。「因此,儘早建立正確防疫觀念,更是刻不容緩。」黃立民說。

迷思1 年輕人得新流感很危險
目前沒有證據顯示,健康的年輕人得新流感會特別危險。黃立民表示,「20 歲到40 歲的年輕人,尤其是經常往外跑的業務人員,比較常在外面走動,比其它年齡層的人,更容易接觸新流感病毒,因此,年輕人的感染人數特別多,是正常現象。而當感染人數較多,出現一、兩位致死個案的機會,也會比較高。」事實上,年輕人感染新流感,多屬輕症,目前因新流感住院及死亡的患者,還是以幼童、老人、慢性病者居多。

迷思2 提高免疫力,有助抗病毒
人體的免疫力是一個複雜的系統,免疫力過高、過低,都不見得是好事。「任意提高免疫力,可能造成免疫系統的錯亂,破壞原本的平衡,有可能造成更不好的結果。」黃立民提醒。

根據英國學者研究,新流感病毒較季節性流感病毒,會造成肺部更嚴重的發炎現象。台大小兒部過敏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兼主任江伯倫則指出,「當人體有發炎現象時,不建議貿然增加免疫力,以免造成免疫系統的失控,反而更危險。」

迷思3 新流感與流感,兩者症狀一樣
新流感跟季節性流感,都會出現高燒、明顯的肌肉疼痛倦怠感,但仍有方法可以分辨。黃立民說,「新流感因有動物病毒,腹部症狀比較明顯,常常是一發燒的同時,也會感覺肚子怪怪痛痛的,有噁心感,小朋友腹瀉的比例很高。嘔吐、肚子痛、腹瀉是區分新流感跟季節性流感的唯一線索。」

30 世代也不要輕忽季節性流感的殺傷力,若有類流感症狀,千萬不要自恃年輕,一定要看醫師。因為季節性流感的死亡率,也有千分之一,與新流感的千分之一到四,相差不大。自費的季節性流感疫苗即將在10 月上市,建議施打。

當罹患類流感疾病,在就醫後兩天內,若病情仍未見好轉或是愈來愈不舒服,並伴隨出現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、嘴唇發紫或變藍、血痰、胸痛、意識不清、高燒3天、低血壓等不適症狀,建議馬上去醫學中心就診,接受必要的檢查及治療。

若是肥胖、高血壓,有慢性心臟病、肺病、糖尿病、腎臟病、肝病的病史,就屬新流感高危險群,即使一開始是輕症,也要立即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,千萬不可輕忽。

迷思4 得新流感要多運動,消毒環境
黃立民指出,「20 40 歲的年輕上班族,常誤以為生病時只要把汗『逼』出來,體內的病毒就會跟著排出;而且多運動可以強化免疫系統。其實,生病就要多休息,少操勞,身體才能及早痊癒。」

而即使辦公室出現新流感病毒個案,只要常洗手,辦公室環境並不需要全面大消毒。

「新流感離開人體以後,只能在環境中存活數小時到1天左右,就會自然死亡,不必刻意消毒。常常用肥皂,把可能接觸到病毒的手洗乾淨,避免用手摸自己的臉、口、鼻粘膜,不讓病毒侵入人體,反而比較重要。」黃立民指出。正確的洗手方式,不能只用清水,一定要用肥皂,將手指、指甲縫、手掌、手背仔細搓洗,並沖水至少20 秒。

迷思5 孕婦不能打疫苗、吃藥
台灣人有一個錯誤的觀念:為了胎兒健康,孕婦不能吃藥、打疫苗,事實上,孕婦一旦發病,胎兒跟母體都很危險。

我國新流感疫苗的接種優先順序,分別為醫療及防疫相關人員、孕婦、1 6 歲學齡前兒童、7 歲以上重大傷病者、國小到高中生、19 24 歲族群、25 歲以上患有心肺血管疾病、肝、腎及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險族群,25 49 歲和50 64 歲健康成年人,以及65 歲以上長者,孕婦是僅次於醫療及防疫人員的第二大順位,由此可見孕婦接種新流感疫苗有多重要。

此外,若孕婦周遭有人得到新流感,一定要馬上就醫,作預防性投藥,以保障自身及胎兒生命安全,千萬不要等發病才就醫。

 

引用網址:http://forum.30.com.tw/Board/show.aspx?go=166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張與小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