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愛電視】--台灣時間2011年01月24日首播
每日首播:20:00
當日重播:23:15
這是我最近迷上的電視劇
學生:我不愛念書 只想練功夫 如果我會輕功真~酷
老師:想要練功夫 也要找師傅 不能只看漫畫書
學生:老師不公平 對女生偏心 影響我的上課心~情
老師:不公平王子 別那麼幼稚 你們都是我的孩子~
看別人不順眼 要調整自己 因為自己修養不~夠 才容易生氣~
全體學生:老師 老師 謝謝你 謝謝你.教我們生活倫理.數學和國語
老師 老師 謝謝你 謝謝你.忍受我們的頑皮~
老師 老師 謝謝你 謝謝你.教我們天文地理.做人的道理~
老師 老師 謝謝你 謝謝你.永遠不會忘記妳~
這是一首我還覺得不錯的歌~在這少少的歌詞裡.卻有著學生們的心裡感受
老師為我們做了很多事不管事對我們兇~對我們嚴格出發點都是為我們好的
【拔河篇】--拔河不是在於輸或贏
而是在於要團結.才能做好一件事或許有些事情可以自己來
但有些總覺得可以自己做到的事一定要大家一起團結才能做得好.做的完美
其實大愛可能沒有一般電視那樣有甚麼很深動的劇情
但是裡面有很多道理不是用講就講得出來
有時候我覺得我們是跟著身旁的小孩一同成長
或者有時候反而從小朋友的身上獲得另一種對人生、生活上的啟發與感想
這二本書是我最近在閱讀的,
【還好,我們生了兩個孩子】
寫給父母的幸福教養密語
* 父母的憂慮,很多是不必要的、或是想像而來的,多數隻 是自己嚇自己。
* 孩子能有媽媽的陪伴,是最幸福的事。誰最幸福?孩子嗎? 不!是媽媽最幸福。
* 三餐原本就要煮,故事書原本就要唸,別上什麼才藝班,全部都念公立學校。多個孩子,不過——多雙筷子。
* 當我們習慣用物質來餵養孩子,孩子可能不吵不鬧地活著;等我們覺得準備充分了,要來好好愛孩子——他們已經不要了。
* 生一個孩子,看似輕鬆;事實上,父母沒能給孩子一個伴的 不輕鬆感,卻是無所不在的。
* 手足的爭吵,父母不必「未雨綢繆」地憂心忡忡,父母的處 理態度,其實才是事情的關鍵點。
* 「媽媽生個弟弟,以後就有人陪你玩了。」懷老二時,這種 空頭支票別亂開。
* 父母的不明事理、沒有耐心,隨意妥協於「會吵的孩子有糖吃」,才叫真正的不公平。
* 對於孩子,許多時候,我們只能看著、聽著。父母的干預, 不只於事無補,還可能愈幫愈忙。
* 「大的要讓小的」、「小的要聽大的」,這些話其實都沒錯,但前提是,這樣的想法必須發自孩子的內心,而不是父母想快速解決手足紛爭的萬靈丹,而強迫孩子接受。
【你是我微笑的答案】
書煒媽咪的貼心分享
◎ 善用有限時間,換取最佳的親子相處品質
與其拒絕孩子的熱情,要求孩子不打擾自己工作,不如順著當時的情境--和孩子一起忙!例如我會對孩子說:「我們一起上班工作,媽咪寫稿,泠泠畫畫,比賽看 看誰可以專心、不講話地把工作做完!」這樣可以和孩子一起享受工作的趣味,也能善用這短暫的片刻完成不少事。
◎ 放開一隻手,給孩子機會學習獨立
孩子的能力是由經驗累積,所以我學著相信孩子、儘量讓她「習慣」自己做。一歲能自己拿湯匙,我就讓女兒學習自己吃飯,剛開始吃得整桌、滿地都是,但學習本 來就是個過程,一定會「熟能生巧」。女兒兩歲多時已經可以很「精準」的吃飯,也省了我們照顧她的時間。
◎ 鼓勵孩子堅持到底、盡其在我
每次女兒做一件事,我都會比平常嚴格地希望她能持續完成,不管是拼完一份拼圖、或跑完一圈操場,即使做得很慢,我也會鼓勵女兒不要放棄。我不喜歡說「妳是 第一名」這樣的話,因為我覺得第一名很厲害,卻沒有「努力完成」值得讚美。
◎多給孩子五分鐘的人生,體驗更精采
多留一些時間,讓孩子在「不追趕」的環境中成長,有充分的時間探索萬物;孩子的感受力會在我們每天多出的五分鐘裡,漸漸被保存或強化。讓孩子在公園裡盡情 玩耍、快樂泡澡、或是去超市採購時教孩子認識食物,只要多給五分鐘,孩子的生活就會變得更精采。